摘要:我們與下輪牛市的距離,可能很近,也可能很遠…(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但未來本來就很難精準預測,對加密貨幣投資者來說,也許現(xiàn)階段更重要的不是預測下輪牛市啟動時間,而是開始布局下輪牛市,盡管無法確定牛市何時會來,但牛市遲早會來。...
我們與下輪牛市的距離,可能很近,也可能很遠…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但未來本來就很難精準預測,對加密貨幣投資者來說,也許現(xiàn)階段更重要的不是預測下輪牛市啟動時間,而是開始布局下輪牛市,盡管無法確定牛市何時會來,但牛市遲早會來。
針對不同投資理念,例如若看好加密貨幣領域的基礎設施,以公鏈幣為主組合出加密貨幣公鏈投資組合;或看好DeFi 的發(fā)展,將龍頭與潛力新秀等合并組加密貨幣DeFi 投資組合。
針對不同的策略與風險承受,調整其中的項目與分配比例,例如較穩(wěn)健的方式會放入更多龍頭項目& 提高龍頭項目的占比,更積極的策略則會放更多新秀& 拉高新秀小幣的占比。
為什么建立投資組合是更理想的投資策略?
因為分散風險,因為人可能會看錯。
持有單一加密貨幣是最集中、最大潛在報酬率的做法,若看好某個項目有百倍可能,全押它,只要看對又抱住就是百倍;假如采取投資組合的方式,不太可能組合中的每個項目都百倍,就算中了一兩個百倍幣,也會被其他沒百倍的項目給拉低整體報酬率。
但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高的潛在報酬通常意味著更高的風險,持有單一加密貨幣的風險最集中,如果項目發(fā)展過程出了意外,或單純自己看錯,就算市場整體上漲,依然就錯過了。
一來是分散風險,一個項目發(fā)展出意外的機率或許不低,組合中所有項目發(fā)展都出意外的機率低很多;二來是人可能會看錯,預期有潛力的項目也許其實沒有潛力,透過一籃子持有投資組合的作法,就算看錯項目,但只要看對市場,依舊能獲利。
如何建立投資組合?
主動投資組合:自己主動設定目標,挑選項目,設定配置比例,追求比市場更好的績效。
關于主動投資組合,回歸三個根本來規(guī)劃:
對未來的預測
看好哪個賽道?哪種技術?哪些商業(yè)領域?例如隱私、公鏈、ZK、模組化區(qū)塊鏈、LSD、RWA、GameFi、DeFi ...
投資目標報酬率
追求愈高的報酬率,就得往愈有爆發(fā)潛力的類別與項目布局,目標報酬率與風險承受必須一起評估,畢竟報酬與風險是密切相關的。
風險承受
風險承受主要決定了組合中的配比,以及組合中的項目數(shù)量,有愈高的風險承受度,小幣的配比就能更高,項目數(shù)量可以更少更集中;風險承受度愈低,組合中相對穩(wěn)健的項目配比就會提高,也要增加組合中的項目數(shù)量來分散風險。
以DeFi龍頭項目投資組合為例
區(qū)塊鏈與加密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因應金融創(chuàng)新而生的新資產類別,假設預測DeFi (去中心化金融) 在未來會扮演重要角色,會有好的發(fā)展,想組一個DeFi 的投資組合。
接著綜合評估目標報酬率與風險承受,假設想相對穩(wěn)健的投資,只要獲得跟DeFi 整體領域差不多的績效即可,決定將幾個龍頭DeFi 項目納入組合,平均投資,規(guī)劃出以下的投資組合。
MKR:去中心化穩(wěn)定幣協(xié)議龍頭
CRV:穩(wěn)定幣兌換龍頭
UNI:去中心化交易所龍頭
LINK:預言機龍頭
AAVE:去中心化借貸協(xié)議龍頭
平均投資各占比20%。
若想有更高的預期報酬,就增加一些潛力新秀項目;想更分散風險,能再加入幾個DeFi 中其他類別的龍頭項目;或有更高的風險承受度,則拉高新秀項目的占比,依照這樣的思考方式規(guī)劃出自己想要的投資組合。
文末
投資最怕看對市場卻沒獲利。善用投資組合保底、分散項目風險
投資中比看錯賠錢更痛的事:看對卻沒賺錢。
看對還能再分為看對市場或看對項目,看對項目卻沒賺錢,這偏向交易方式與進出時機的問題,至于看對市場卻沒賺錢,這可以透過投資組合的方式來避免。
因為我們可能會看錯項目,以及要分散風險,用投資組合的方式來做加密貨幣投資,更不會錯過整體市場或類別的上漲,也能避開單一項目暴雷的風險。
后期會給大家?guī)砥渌惖赖凝堫^項目分析。感興趣的可以點個關注。我也會不定期整理一些前沿資詢和項目點評,歡迎各位志同道合的幣圈人一起來探索。有問題可以評論提問或者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