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所有權廣泛分布在各個群體中。74% 的比特幣所有者持有不到 0.01 個比特幣。大約 40% 的比特幣所有權屬于可識別的類別,包括交易所、礦工、政府、上市公司的資產(chǎn)負債表和休眠供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群體代表了「粘性供應」,這可能會增加與需求相關的有利因素的影響,包括2024年比特幣減半或潛在的比特現(xiàn)貨ETF批準。隨著 2023 年底臨近,有2個事件迫在眉睫:2024 年比特幣減半和美國潛在的比特幣現(xiàn)貨ETF。這兩個事件都可能擴大投資者尋求比特幣的范圍和廣度。一種常見的誤解是,少數(shù)人持有大量比特幣。然而,這實際上是不準確的。 在這篇文章中,灰度研究試圖澄清有關比特幣所有權的常見問題,并深入研究各種所有權群體的影響。我們還討論了比特幣供應的粘性,為什么它現(xiàn)在特別重要,以及它對未來資產(chǎn)的意義。圖1:比特幣地址分布除了比特幣所有權主要分布在多個小持有者身上之外,多數(shù)比特幣最大持有者代表的是「多數(shù)人」而不是少數(shù)人。截至2023年11月6日,比特幣持有量排名前五的錢包地址要么是加密貨幣交易所,要么是政府實體,如下圖所示。圖 2:按余額排名前 5 位的比特幣錢包地址值得注意的是,像 Binance 和 Robinhood 這樣的交易所地址代表了數(shù)百萬個人。例如,Robinhood 每月有 1100 萬用戶在其平臺上擁有和交易比特幣,而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幣安則擁有近 9000 萬每月活躍用戶。此外,上述美國政府地址代表的是機構所有權而非個人所有權。圖 3:比特幣可識別供應量注:灰度的持倉反映在“ETF 和基金”類別中。此類別包括基于期貨的產(chǎn)品和持有比特幣的其他基金。資料來源:Bitcoin Treasuries、Arkham Intelligence、Glassnode、Bitinfocharts。注意:某些組之間可能存在一些重疊(例如,10 年前的最后活躍供應和礦工)。所有數(shù)據(jù)截至2023年11月13日。僅用于說明目的,可能會發(fā)生變化。對于投資者來說,了解和分析比特幣的最大所有者以及這些持有者對比特幣供應動態(tài)的潛在影響非常重要。其中一些特定所有權類別反映了潛在的粘性供應動態(tài)——換句話說,所有者對特定資產(chǎn)采取長期立場。例如,14% 的比特幣供應量在 10 年內(nèi)沒有發(fā)生變化。我們認為這部分供應可歸因于中本聰擁有的原始代幣、丟失的代幣或地址以及長達十年的持有者。如下所示,自 2019 年以來,長達十年的不活躍供應量一直在增長,目前處于歷史最高水平。似乎表明相對不易變動的供應水平的其他所有權群體包括礦工和交易所,它們占總供應的20%(分別約為9%和11%)。正如下圖所示,盡管比特幣價格隨時間發(fā)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但這兩個所有權群體在歷史上一直相對不受價格彈性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礦工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比特幣作為獎勵,通常只賣出需要支付運營成本的部分。在過去,礦工凈流出的時期,例如2022年11月,對比特幣整體礦工平衡的影響相對較小。這表明礦工整體比特幣余額的很大一部分可能由長期持有者組成。短期內(nèi)的某些程度的價格不彈性也可能延伸到其他所有權群體,例如封裝的比特幣(總供應的1.25%),這是由于比特幣鎖定在智能合約中。那么,這些所有權群體表明價格缺乏彈性的意義何在?短期內(nèi),比特幣持有者之間相對不同的價格缺乏彈性的水平可能加劇了與需求相關的有利因素的影響。這可以與傳統(tǒng)金融市場中的「低流通量」股票進行比較,這些股票占公司股份的比例較低,可以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交易。例如,對低流通股票需求的突然變化,再加上市場上主動交易供應減少,可能導致對價格的過度影響。考慮到各種不活躍或價格缺乏彈性的比特幣所有權群體,這種動態(tài)可能特別與比特幣相關。比特幣所有權是分布式且多樣化的。此外,受尊敬的機構擁有比特幣表明比特幣市場的成熟以及公眾接受度和主流采用率的提高。展望未來,全球政治和監(jiān)管的發(fā)展可能會極大地影響該資產(chǎn)的持續(xù)采用和需求。例如:美國潛在的比特幣 ETF 現(xiàn)貨可能會進一步消除尋求配置比特幣的個人和機構的摩擦,而阿根廷最近的總統(tǒng)選舉可能意味著發(fā)展中經(jīng)濟體看待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資產(chǎn)的方式發(fā)生轉變。截至2023年11月,距離2024年比特幣減半還有大約不到六個月的時間。與此同時,在這些與需求相關的不利因素中,比特幣的供應仍然受到明顯限制。非流動性和長期持有者的供應量已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而短期供應量已降至最低水平。 如果這些趨勢持續(xù)下去,灰度研究團隊預計,比特幣所有權的動態(tài)可能會日益放大宏觀事件的影響,例如不斷變化的全球政策和監(jiān)管(例如,美國現(xiàn)貨比特幣 ETF 的批準)以及加密貨幣市場的發(fā)展,例如 2024 年比特幣減半。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可以聯(lián)系我們刪除!